閱聽者對不同圖形的感知(Graphical perception)差超多,角度差異、改變顏色其實感覺不出來?

I'm PLUS
Aug 3, 2021

一般在將資料圖表化的過程,我們會使用各種形式的圖形,不管是常見的表格(table)、長條圖(bar chart)、圓餅圖(pie chart)、平行座標圖(parallel cordinates)等,並透過不同顏色、長度、斜率、排列...的形式幫助閱聽者快速抓到重點。

圖源:envato elements

但,哪些做法對閱聽者的感官最有效呢?我們可以參考1984年William S. ClevelandRobert McGill的研究《Graphical Perception: Theory, Experimentation, and Applic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aphical Methods》,比較了以下幾個項目的差異,下文簡單分享幾個受用的心得。

圖片來源:https://rpubs.com/bear29/393213

➤閱聽者對角度的差異並不敏感、體積容易造成誤判

先撇除大家常常誤用圓餅圖這點,由下圖可知,只有當角度的差異夠大的情況下(如下圖<左>),閱聽者明確且快速的掌握到差異;但如下圖<中>、<右>的情況,除了3D圓餅圖讓識別難度上升,也無法快速看出項目之間的差異性,不論是%數接近、%數相差很多都無法迅速讓閱聽者理解。

➤閱聽者最容易察覺:尺規裡的位置差異

不論是同尺規下的位置差異,或是不同尺規中的位置差異,相對於其他的感知實驗,都是最容易讓閱聽者察覺差異性的。將資料於表格條列整理,肉眼可以快速察覺資料的變化,例如全班的數學分數表,有人分數是100分這個3位數的數字,一眼就可以察覺(當然,個位數也是啦!)

圖片來源:https://rpubs.com/bear29/393213

➤在一張圖表中,肉眼能分辨出來的顏色有限

人體肉眼可分辨出來的顏色有限,所以一張圖表上需避免太多色彩的使用,免得讓閱聽者花費過多的心力在辨識你的圖表。除了對不同色彩沒有想像中的敏銳外,色彩的飽和度改變對於閱聽者來說也不易察覺,可能就適合用在工作未達標的報表上囉!

圖源:envato elements

當我們能夠更加了解大腦的辨別模式,就能更快速的幫助閱聽者掌握資訊,減少他們理解數據、圖表的負擔,這就是我們需要提供精確、清楚、便於了解的圖表的原因。

➤更多參考資料、研究資源

--

--

I'm PLUS

Share experience and notes on marketing technology, data analysis, and data visualization. My email address: jliommm.jil@gmail.com